豐力富

親子類

腸病毒病例攀升 幼童清潔大備戰

【文:蕭敏慧】

腸病毒感染率高 不容輕忽 家有幼兒的家庭注意囉,「腸病毒」正進入流行高峰期!根據疾病管制局六月最新的監測資料顯示,腸病毒就診比例持續上升中。預防及減輕病情的良方,包括:加強個人衛生,落實正確洗手;留意嬰幼兒的不適症狀;均衡營養和適度運動,以增強免疫力等。 進入流行期 小心重症 近來兩岸往來頻繁,疾管局也提醒,中國大陸方面的腸病毒發病率也逐年增加,尤以四至七月最多。今年截至五月底為止,山東省已出現兩萬多起病例,其中有數百件的重症病例,山東省和香港且均發生死亡病例;北京與香港的病例都顯示,感染者以幼童為主,更值得國內家長提高警覺。 小兒科醫師表示,大多數人感染腸病毒並沒有臨床症狀、或者症狀極輕微,看起來就像罹患感冒一樣,會出現發燒、咳嗽、倦怠等情形;大部分人過了幾天就會自然痊癒。令人憂心的是,可能發生的極少數併發重症病例。例如民國八十七年,以七十一型腸病毒為主,引發的腸病毒大流行,曾造成七十八起死亡病例,引起廣大的家庭恐慌和社會震撼。 認識瞭解它 降低感染率 疾管局防疫醫師說,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,包括:克沙奇A群病毒、克沙奇B群病毒、小兒麻痺病毒、伊科病毒等,以上各群病毒又可再細分不同型,再加上後來發現的六十八至七十一型腸病毒,所以,腸病毒至少有六十幾種型別。防疫醫師強調,「對付腸病毒最重要的是認識它,並瞭解其傳染途徑,即可降低被感染的風險」。 由於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,在家中、安親班、幼兒園、學校等人群聚集又彼此接觸頻繁的場所,最容易傳播。它可經由感染者的飛沫、咳嗽、打噴嚏傳染,也可能透過被污染的水、食物,或者接觸到病患的口鼻分泌物或皮膚的水泡而感染。 幼童玩具 主要媒介 對幼童而言,玩具是最常見的傳染媒介。尤其是帶絨毛的玩具,嬰幼兒常拿來啃咬、磨蹭臉部,造成大量病毒進入口鼻、呼吸道而感染。 一旦感染了腸病毒,當事人的喉嚨和糞便就存有病毒。但疾病的傳染力早在發病前幾天就已具備;一般而言,發病後一周內的傳染力最高,而腸道排出病毒的時間則可長達數周。 對於有症狀的感染者,其典型症狀為口腔、手掌、腳掌出現水泡或潰瘍(即手足口症),並可能發燒,大多數人在發病的七至十天內便自行痊癒。極少數的人則可能發生無菌性腦炎、腦炎、心肌炎、心包膜炎、肺炎、麻痺等併發症。 最令家長擔心的是那少數的重症病例。醫師提醒,因嬰幼兒免疫力不足,當家中幼童出現以下任一個腸病毒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時,應儘快到大醫院就醫;這些症狀包括持續發燒、嗜睡、意識不清、活力不佳、手腳無力、無故驚嚇或全身肌肉突然收縮的「肌抽躍」、持續嘔吐、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症狀。 良好衛生習慣 最佳防治之道 腸病毒的治療並無特效藥,而且除了小兒麻痺病毒之外,也沒有疫苗可施打預防。所以,正確勤洗手、保持個人良好衛生習慣,搭配規律運動、充足睡眠,平日飲食多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天然食品,如豆類、新鮮蔬果以及穀類,配合選用具有天然保護力的優質奶粉等,落實均衡營養,並提供孩童健康成長所需,即可降低被感染機會,是最佳的預防之道。 若是家有五歲以下嬰幼兒,即屬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「高危險群」家庭,家人外出後返家,在摟抱、餵食幼兒之前,最好換掉衣褲,大人和小孩並務必正確及勤加洗手。 目前正值腸病毒流行高峰期,家長及托育機構也可以用稀釋過的漂白水,擦拭小朋友常接觸的門把、桌椅、書本、玩具、樓梯扶把、餐桌等,進行消毒,帶絨毛的玩具更應經常清洗、消毒。此外,陽光是最好的殺菌工具,把各種清洗好的物品移到戶外曝曬,也可殺死腸病毒。

gotop
gotop
x

瀏覽器的cookie功能

本網站使用cookies。繼續瀏覽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。